汉语教师培训中心 最新新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西日本地区汉语教师培训班第二次培训讲座成功举行
2012/5/14
5月13日,2012年度西日本地区汉语教师培训班第二次培训讲座在关西外国语大学中宫校区如期举行。西日本地区汉语教师培训班由关西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独家承办。本次培训吸引了关西地区各大学、中小学及中日交流机构和汉语培训机构的40多位汉语教师前来参加。
上午是对日汉语教学难点和教学方法讲座,担任本次主讲的是来自北京大学、现任日本早稻田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的施正宇副教授,题目是“汉语字词教学与教材编写”。不少人认为日本人不用学习汉字,但施教授认为恰恰相反,日本学生有一定的汉字基础,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更加高效的汉语字词教学。讲座中她先给大家举了诸多例子,从甲骨文出发,分析汉字的本意,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总结归纳汉字从本意到引申义的发展轨迹,使大家对这些汉字的形体、意义的演变有一个非常清晰直观的认识,然后再从文字的角度讲解汉语中形近字、近音字、近义词等的一些区别,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教材编写上,施教授给大家提出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就是如何结合汉语具有表意文字这一特点及日本学生具有一定的汉字基础的特点来编写更科学的、更有针对性、更有实用性的汉语教材。
下午的对日汉语教学研究讲座由来自日本新泻大学的朱继征教授主讲。朱教授是日本知名的汉语研究学者,有关汉语及汉日对比研究的论文、专著等研究业绩八十余项,此外还有日语译著多部,曾长期担任日本NHK广播台汉语讲座的工作,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朱教授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语法研究成果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他先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用一个立体图形非常直观的将汉语的动相形式系统地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参照这个图标,原本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了,原本模糊的东西变得清晰了,原本零散的东西变得系统了。朱教授一直信奉的一个教学理念也是一条非常有价值的教学经验就是“学而时习之”。他将这一理念贯彻到了他的汉语课堂上,就是在汉语语法、句法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科学的训练框架,根据这一框架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大量的话语练习形成言语定式,在“时习”中掌握词汇和句型。这一教学理念也体现在了他的教材之中。朱教授的这种教学理念和方法引起了学员们的极大的兴趣,在自由讨论的时间里,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提问。对于大家的问题,朱教授都一一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复。朱教授的演讲内容丰富、语言生动、风趣幽默,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方法,大家都说这是一场难得的好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