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学中心 最新新闻
关西外大孔子学院举办首次现代中国国情讲座
2010/10/25
10月23日,关西外大孔子学院邀请美国学者Stehpen Ramquist为在关西外大学习的欧美留学生、日本学生举办了以中国历史和文化及对现代中国的影响为主题的现代中国国情讲座。
在各国、各地孔子学院的工作中,市场培育——即发现、影响和推动潜在汉语学习者方面显然应该成为一个重点,为对中国一无所知的其他国家学习者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国情、经济等方面的信息,是吸引更多的汉语学习者的有效途径。
不知历史则无以知未来,每个人都在参与、创建着历史,同时,大至一个国家、社会、民族,小至一个家庭、个人,其一切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无一不能从历史中找到根源。要了解今天的中国,就要从历史入手,以5000年的文明进程而言,对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都无法不成为一种震撼,无法不对之充满期待。
此次我们邀请的美国学者Stehpen Ramquist先生,曾在中国生活长达5年,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热情乃至熟悉程度,都令人吃惊。在短短一个半小时的讲座时间里,Ramquist先生从中国民俗开始,涉猎到了中国的民间故事,甲骨文和今天汉字的关系以及汉字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等方面。在其演讲中,他与学习者共同探讨了语言的工具属性,外语学习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汉语的学习方法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美国人,从5年前对中国一无所知,到今天对中国文化的烂熟于胸,他的亲身经历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汉语课,同时,也轻松地破除了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脑海中的一个根深蒂固的迷信——汉语难学。他用自己证明了:汉语不难学,中国文化充满魅力,直到今天,中国古代哲人的智慧依然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
关西外国语大学的一部分欧美留学生、在关西外大学习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语种的日本学生及一部分中国在日的交换留学生等,参加了本次讲座。
一个精通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美国老师,一群金发碧眼的西方同学,一些对中国懵然无知的日本同学,以及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求学的中国学生,他们共同谱就了这样一个和谐、美妙的乐章,用他们各自不同的眼睛、心灵和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中国文化的渊深,汉语世界的奇妙。